基金疾呼 货币市场基金规则不改不行
企业短期融资券的顺利登陆,成为国内货币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创新之一。但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作是"前景不可限量"的品种却让今年3月刚刚才被解释过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规定面临着再度解释的必要。而在此之前,作为货币市场成长最快的力量,资产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的货币市场基金仍在前景诱人的短期融资券面前显得小心翼翼。
解释很有必要
"尽快出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的详细解释,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中银国际货币市场基金经理黄健斌明确地告诉记者。
2004年8月公布并开始施行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于信用等级在AAA级以下的企业债券。但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目前主要投资于政府担保的央票和国债,这一规定一直不存在什么争议。但随着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这种状况显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让货币市场基金感到无所适从的是短期融资券评级体系的不统一。
以华能国际为例,其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获得的信用评级是标准普尔BBB+,这显然和国内AAA的信用评级要求很难在同一基础上进行比较。华能国际此次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为50亿元,而首批五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总共只发行了109亿元。也就是说,尽管华能国际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占五家企业发行总量近一半,但评级的原因却可能让货币基金不得不在火爆的发行中置身事外。
黄健斌告诉记者,由于标准普尔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目前是BBB+,实际上华能国际的短期融资券所获得的已经是标准普尔体系下国内企业所能获得的最高信用评级。"尽管我们有自己对债券信用进行评价的健全体系,但合规性是我们行为的出发点,所以在监管部门作出解释前我们不会考虑没有获得AAA信用评级的产品",黄健斌目前对短期融资券的态度十分明确,这种观点在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中颇具一定的代表性。
最具潜力品种
其实,即使是在对风险控制要求最为苛刻的合资货币市场基金经理眼中,短期融资券也是未来货币市场基金组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之一。
前已是美国货币市场上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达到1.39万亿美元。光大保德信货币市场基金负责人沈毅告诉记者,由于其收益性和流动性,短期融资券在国外成熟市场上早已成为货币市场基金主要的投资品种。
在收益性方面,和货币市场基金目前的重仓品种央票相比,首批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的参考收益率区间与同期限的央行票据相比,除了3个月利差在70个BP外,其他期限的品种的利差都在80个BP以上。与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相比,企业短期融资券的风险利差均在100个BP以上。这还是在第一批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都"非常出色"的情况下取得的。
此外,短期融资券的市场深度也让注重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颇为期待。
沈毅认为,国内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速度可能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但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的分化也将随之出现。有关统计显示,与同期限贷款利率相比,首批109亿元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为发行人节约财务成本超过2.66亿元,这种示范效应让不少国内的优质企业都深受鼓舞,纷纷开始制订和设计相关的短期融资券发行计划。考虑到我国目前企业债的年发行规模不过500亿元,与国内目前存量1.81万亿人民币的央票相比,短期融资券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意义非同一般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员王皓宇表示,企业短期融资券以市场化的央票利率为参考基准,意味着国内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实现了第一次即时性的对接。居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再投资于企业短期债券,就实现了市场利率下的企业融资。因此,未来央行对市场利率的一举一动都将传导给实体经济,市场利率传导体系的作用会显著增强。从这一意义上而言,有关部门及时出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有关品种解释的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推动短期融资券或货币市场基金单一金融产品发展的层面,而具有更为重要和根本性的意义。
对于未来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的具体形式,黄健斌认为,让投资者充分了解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特征以及收益特征,应该是基金管理人的重要责任。他指出,国外成熟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对投资对象往往有明确的划分,即货币市场基金在基金合同中往往明确自己投资对象的信用等级,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作出选择。这一做法对国内同行很有借鉴意义。
就目前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问题,沈毅认为,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的信用评级体系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不过,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往往是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形成的,这种市场化的原则应当在未来货币市场基金选择短期融资券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解释很有必要
"尽快出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的详细解释,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中银国际货币市场基金经理黄健斌明确地告诉记者。
2004年8月公布并开始施行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于信用等级在AAA级以下的企业债券。但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目前主要投资于政府担保的央票和国债,这一规定一直不存在什么争议。但随着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这种状况显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让货币市场基金感到无所适从的是短期融资券评级体系的不统一。
以华能国际为例,其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获得的信用评级是标准普尔BBB+,这显然和国内AAA的信用评级要求很难在同一基础上进行比较。华能国际此次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为50亿元,而首批五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总共只发行了109亿元。也就是说,尽管华能国际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占五家企业发行总量近一半,但评级的原因却可能让货币基金不得不在火爆的发行中置身事外。
黄健斌告诉记者,由于标准普尔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目前是BBB+,实际上华能国际的短期融资券所获得的已经是标准普尔体系下国内企业所能获得的最高信用评级。"尽管我们有自己对债券信用进行评价的健全体系,但合规性是我们行为的出发点,所以在监管部门作出解释前我们不会考虑没有获得AAA信用评级的产品",黄健斌目前对短期融资券的态度十分明确,这种观点在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中颇具一定的代表性。
最具潜力品种
其实,即使是在对风险控制要求最为苛刻的合资货币市场基金经理眼中,短期融资券也是未来货币市场基金组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之一。
前已是美国货币市场上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达到1.39万亿美元。光大保德信货币市场基金负责人沈毅告诉记者,由于其收益性和流动性,短期融资券在国外成熟市场上早已成为货币市场基金主要的投资品种。
在收益性方面,和货币市场基金目前的重仓品种央票相比,首批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的参考收益率区间与同期限的央行票据相比,除了3个月利差在70个BP外,其他期限的品种的利差都在80个BP以上。与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相比,企业短期融资券的风险利差均在100个BP以上。这还是在第一批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都"非常出色"的情况下取得的。
此外,短期融资券的市场深度也让注重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颇为期待。
沈毅认为,国内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速度可能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但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的分化也将随之出现。有关统计显示,与同期限贷款利率相比,首批109亿元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为发行人节约财务成本超过2.66亿元,这种示范效应让不少国内的优质企业都深受鼓舞,纷纷开始制订和设计相关的短期融资券发行计划。考虑到我国目前企业债的年发行规模不过500亿元,与国内目前存量1.81万亿人民币的央票相比,短期融资券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意义非同一般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员王皓宇表示,企业短期融资券以市场化的央票利率为参考基准,意味着国内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实现了第一次即时性的对接。居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再投资于企业短期债券,就实现了市场利率下的企业融资。因此,未来央行对市场利率的一举一动都将传导给实体经济,市场利率传导体系的作用会显著增强。从这一意义上而言,有关部门及时出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有关品种解释的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推动短期融资券或货币市场基金单一金融产品发展的层面,而具有更为重要和根本性的意义。
对于未来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的具体形式,黄健斌认为,让投资者充分了解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特征以及收益特征,应该是基金管理人的重要责任。他指出,国外成熟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对投资对象往往有明确的划分,即货币市场基金在基金合同中往往明确自己投资对象的信用等级,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作出选择。这一做法对国内同行很有借鉴意义。
就目前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问题,沈毅认为,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的信用评级体系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不过,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往往是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形成的,这种市场化的原则应当在未来货币市场基金选择短期融资券的过程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