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有哪些手段
货币政策有哪些手段?稳健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弱势之症结在于中国经济的下滑。其实中国股市与经济的关联度并不紧密。2001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速依次为8.3% .9.1%.10%、10. 1%.11. 3%,进人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然而上证指数却从2001年的2245点持续下跌至2005年的998点。再往前,1996年至1999 年GDP增速为9. 9%、9. 2% .7.8%.7.6%,可是上证指数却从512点上涨至1 366点。可见经济减速并非是股市弱势的症结所在。有人称,货币政策弱势之症结在于中国的货币政策紧缩。然而从历史上看,2004年至2007年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 25%、2. 52%、2.79%升至4. 14%,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 58% .6.12% .6. 39%升至7. 47%。然而在不断升息中,上证指数从1 266点一路上升至6 124点。可见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联度也不是十分紧密。
2011年底郭树清履新之后,进行了一连串改革,力图改变中国股市的弱势,从新股发行改革,货币政策推进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入市,至QFII加速审批.打击内幕交易、加强.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等,管理层似乎认为中国股市的弱势之症结,在于缺乏长期机构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基金。然而所有举措依旧难以改变弱势。可见所有这些举措均未对症下药。其实,分析判断中国股市的症结,只需从历届中国证监会主席在救市中所采取的措施,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货币政策所有救市治市举措均在于解决供求矛盾,将扩容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1994 年上证指数从1 558.9 点持续下跌至325点时,刘鸿儒的三大救市政策:一是放慢新股发行和上市节奏;二是发展国内投资基金;三是有选择地对资信度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货币政策既在供给方减少负担,又在需求方增加资金。由于对症下药,上证指数立即止跌向上,升至1 05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