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狂生”许盛:从5万到1300万的传奇
NBA马刺队的当家球星--邓肯是许盛的偶像。许盛喜欢邓肯并不是因为他的多枚冠军戒指,而是他在场上的稳定发挥。"邓肯几乎每场比赛的数据都很平均,得分20,篮板球10个。这组数据在当今NBA赛场上并不算最好,但是场场都能有这种发挥,就是他的可怕之处。"
期货市场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市场。但我们看到95%的期货投资者最终以亏损告别期市,而那些生存在5%范围内的幸运者,有着怎样的生存法则与投资诀窍,这似乎是一个谜。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近上海一位期货传奇人物,聆听了他将5万元变成1300万元的心路历程,这或许能为上述谜题给出一些解答。
5万元起步 首战遇挫初尝风险
今年28岁的许盛,已经拥有9年期货交易经历。从最初的5万元,到今天1300多万元,许盛仍然感到在这个市场生存如履薄冰,对他来说,这是一份需要用生命来面对的事业。
1999年5月21日,许盛即将高中毕业,他作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选择--做一名职业期货投资者。那天,他在一家期货公司开通了自己的交易账户。当时,许盛已经拥有3年股票投资经历,且赚到了"第一桶金"5万元。
而追溯许盛最初接触金融投资市场的时间,则是1993年(13岁)。那时,许盛已经开始"研究"股票,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定出了初步方向。
促成许盛作出这一决定的,缘于1993年在舅舅家翻到的一本书。现在那本书的名字已不记得,阅读内容也只是书的前言,大体意思是,股票市场是一个对大多数人公平的市场,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选择金融投资,可以减轻对社会关系的依赖,而通过个人智慧来创造辉煌。
许盛说,他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都不差,正是这本书和舅舅后来的引导给了他启发。按照一般人的发展路线,考大学,找工作,依靠学校里积累的知识、能力来打工挣钱,在现在这个年龄也许还在为一套住房的首付款奋斗;而如果把同样的精力投入到金融投资的研究上,则可以更加直接地创造财富。
于是,许盛从1993年开始看股票K线图,买认股证,1996年成为正式股民。而最终在1999年放弃股票市场,选择期货市场,许盛谈了三点主要原因:一是1998年下半年股市出现回调,发现投资股票越来越困难;二是发现期货市场具备多空双向机制,即无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期货市场年年都可以赚钱;三是商品期货价格当时处于低位,他相信期货市场也存在"抄底"。
1999年3、4月,许盛参加了一个期货交易培训班,然后在5月21日开始了自己的期货生涯。
不过,许盛的第一次战役并不成功。他的5万元起始资金,第一次交易买了10手大豆,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结果每手亏损了20个点左右,总计亏损约2000元。
许盛回忆,当时在期货交易培训班上,老师告诉大家,做期货信心很重要。没想到第一次交易便遭遇了亏损,这使他对这个市场的风险有了初步认识。更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他的资金总是起起落落,直到2003年5月仍是4.5万元,并没有实现他理想中的"辉煌"。
"我这4年就等于读了一个大学,专业是期货。"许盛笑着回顾了这4年历程。事实的确很凑巧,1999年6月正是许盛高中毕业应该进入大学的时间,2003年7月恰好应该是许盛大学毕业的时间。恰恰就在2003年的这个时点,许盛的账户开始出现大幅增长。
"这四年带给我许多磨砺,许多反思,也从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和操作理念。这四年真的很关键。"许盛说。
重建操作规范 纪律性至上
2003年,许盛更换了一家期货公司。他发现最初开户的那家公司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客户没有自己在交易所的交易代码、借培训之名发展客户并收取高额手续费等。
许盛在注重公司的规范的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操作规范。此时,他已经意识到纪律性的重要,也认识到遵守纪律需要的是刻苦训练。而这已经开始进入到许盛今天对做期货的理解:做期货就是做自己。
谈到"做自己",许盛认为这完全是一个需要系统性描述的玄妙的东西,这或许是做期货的最高境界,也是必经之路。
许盛自称是一个篮球迷,不仅爱打篮球,也喜欢看篮球赛。在这次采访中,许盛大量引用篮球场上的人和事来表达自己的期货理念。
NBA马刺队的当家球星--邓肯是许盛的偶像。许盛喜欢邓肯并不是因为他的多枚冠军戒指,而是他在场上的稳定发挥。"邓肯几乎每场比赛的数据都很平均,得分20,篮板球10个。这组数据在当今NBA赛场上并不算最好,但是场场都能有这种发挥,就是他的可怕之处。"
许盛对邓肯进行过研究,发现邓肯原来是学心理学的。"邓肯稳定的赛场表现离不开稳定的心理素质与比赛心态,也是球技已经达到稳定发挥水平的体现。期货交易需要的就是这种心理品质,这种稳定的交易系统。"
许盛认为,要形成一套稳定的期货交易系统,往往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而稳定的心理品质,则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甚至说,做期货就是在做人,如何克服自己的贪婪、恐惧以及懒惰,如何永远在这个市场面前保持谦卑。
事实上,期货市场的纪律性主要指"资金管理"、"严格止损"等风险控制要求以及"重势不重价"等投资理念。"这都是些大道理,在培训班上老师反复讲的就是这些,但真正做起来实在太难。"许盛说。
不少人眼中的期货市场,是一个充满暴利可以"一夜致富"的市场,他们的操作是看着盈利下单,这些人大多收获爆仓的结局;少数人眼中的期货市场,是一个处处布满陷阱的市场,他们的操作首先是如何避开这些陷阱,求得在这个市场的生存,然后捕捉哪怕是一年才出现一次的机会。当然,这种机会也是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在严格风险控制之下的机会。
谈到这一点,许盛说起自己在篮球场上的表现。"从中学开始,我打篮球永远是第一个回防的人。可以说,我在进攻的时候,就想到被对手断球的情形。"
在期货交易上,许盛说自己很少去关心每笔交易可能实现的最高权益,想得最多的是这笔交易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在准备好最大亏损的情况下,才会拥有一份恬淡从容的交易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克服因为行情出现意外而被强化的贪婪或者恐惧。
"有时我赚了钱,但心情并不愉快;有时我亏了钱,却心情不错。我心情的好坏取决于是否严格执行了战术纪律,有时执行纪律可能亏钱,没赚到意外赚到的钱;有时不执行纪律,赚到了不该赚的钱,这种侥幸获胜非常可怕,一个人的纪律性可能因此受到破坏。"许盛表示。
"永远不要让对手比你更努力"
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许盛前后有过两句座右铭。第一句是刚进入期货市场时写下的"正因为曾经渺小才成就伟大"。现在改成了"永远不要让对手比你更努力"。
看起来,曾经的座右铭更多带有励志的功能,而现在的这句话十分朴实,却很实在、实用。许盛在这9年里,一直用行动在实践这一句话,这也是他创造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盛的努力,可以用偏执来形容。而他选择了这样的态度,有他实实在在的理论基础:"你既然选择了期货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的市场,就必须付出比对手更大的努力。期货是一份严肃的事业。"
回忆起1999年进入期货市场的情形,许盛颇有感慨。那时家里没有电脑,没有行情软件,只能到期货公司的交易厅去下单,两人一台电脑。他发现,大部分投资者做期货并不认真,不认真研究基本面,也不认真分析行情,喜欢带着赌博的心态去交易,赌对了就赚大钱,赌输了就赔得很惨。可以想象,一个天天参与赌博的人,总有大亏的那天,其结局并不会好。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期货市场长期是95%的人亏损。
期货市场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市场。但我们看到95%的期货投资者最终以亏损告别期市,而那些生存在5%范围内的幸运者,有着怎样的生存法则与投资诀窍,这似乎是一个谜。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近上海一位期货传奇人物,聆听了他将5万元变成1300万元的心路历程,这或许能为上述谜题给出一些解答。
5万元起步 首战遇挫初尝风险
今年28岁的许盛,已经拥有9年期货交易经历。从最初的5万元,到今天1300多万元,许盛仍然感到在这个市场生存如履薄冰,对他来说,这是一份需要用生命来面对的事业。
1999年5月21日,许盛即将高中毕业,他作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选择--做一名职业期货投资者。那天,他在一家期货公司开通了自己的交易账户。当时,许盛已经拥有3年股票投资经历,且赚到了"第一桶金"5万元。
而追溯许盛最初接触金融投资市场的时间,则是1993年(13岁)。那时,许盛已经开始"研究"股票,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定出了初步方向。
促成许盛作出这一决定的,缘于1993年在舅舅家翻到的一本书。现在那本书的名字已不记得,阅读内容也只是书的前言,大体意思是,股票市场是一个对大多数人公平的市场,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选择金融投资,可以减轻对社会关系的依赖,而通过个人智慧来创造辉煌。
许盛说,他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都不差,正是这本书和舅舅后来的引导给了他启发。按照一般人的发展路线,考大学,找工作,依靠学校里积累的知识、能力来打工挣钱,在现在这个年龄也许还在为一套住房的首付款奋斗;而如果把同样的精力投入到金融投资的研究上,则可以更加直接地创造财富。
于是,许盛从1993年开始看股票K线图,买认股证,1996年成为正式股民。而最终在1999年放弃股票市场,选择期货市场,许盛谈了三点主要原因:一是1998年下半年股市出现回调,发现投资股票越来越困难;二是发现期货市场具备多空双向机制,即无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期货市场年年都可以赚钱;三是商品期货价格当时处于低位,他相信期货市场也存在"抄底"。
1999年3、4月,许盛参加了一个期货交易培训班,然后在5月21日开始了自己的期货生涯。
不过,许盛的第一次战役并不成功。他的5万元起始资金,第一次交易买了10手大豆,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结果每手亏损了20个点左右,总计亏损约2000元。
许盛回忆,当时在期货交易培训班上,老师告诉大家,做期货信心很重要。没想到第一次交易便遭遇了亏损,这使他对这个市场的风险有了初步认识。更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他的资金总是起起落落,直到2003年5月仍是4.5万元,并没有实现他理想中的"辉煌"。
"我这4年就等于读了一个大学,专业是期货。"许盛笑着回顾了这4年历程。事实的确很凑巧,1999年6月正是许盛高中毕业应该进入大学的时间,2003年7月恰好应该是许盛大学毕业的时间。恰恰就在2003年的这个时点,许盛的账户开始出现大幅增长。
"这四年带给我许多磨砺,许多反思,也从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和操作理念。这四年真的很关键。"许盛说。
重建操作规范 纪律性至上
2003年,许盛更换了一家期货公司。他发现最初开户的那家公司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客户没有自己在交易所的交易代码、借培训之名发展客户并收取高额手续费等。
许盛在注重公司的规范的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操作规范。此时,他已经意识到纪律性的重要,也认识到遵守纪律需要的是刻苦训练。而这已经开始进入到许盛今天对做期货的理解:做期货就是做自己。
谈到"做自己",许盛认为这完全是一个需要系统性描述的玄妙的东西,这或许是做期货的最高境界,也是必经之路。
许盛自称是一个篮球迷,不仅爱打篮球,也喜欢看篮球赛。在这次采访中,许盛大量引用篮球场上的人和事来表达自己的期货理念。
NBA马刺队的当家球星--邓肯是许盛的偶像。许盛喜欢邓肯并不是因为他的多枚冠军戒指,而是他在场上的稳定发挥。"邓肯几乎每场比赛的数据都很平均,得分20,篮板球10个。这组数据在当今NBA赛场上并不算最好,但是场场都能有这种发挥,就是他的可怕之处。"
许盛对邓肯进行过研究,发现邓肯原来是学心理学的。"邓肯稳定的赛场表现离不开稳定的心理素质与比赛心态,也是球技已经达到稳定发挥水平的体现。期货交易需要的就是这种心理品质,这种稳定的交易系统。"
许盛认为,要形成一套稳定的期货交易系统,往往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而稳定的心理品质,则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甚至说,做期货就是在做人,如何克服自己的贪婪、恐惧以及懒惰,如何永远在这个市场面前保持谦卑。
事实上,期货市场的纪律性主要指"资金管理"、"严格止损"等风险控制要求以及"重势不重价"等投资理念。"这都是些大道理,在培训班上老师反复讲的就是这些,但真正做起来实在太难。"许盛说。
不少人眼中的期货市场,是一个充满暴利可以"一夜致富"的市场,他们的操作是看着盈利下单,这些人大多收获爆仓的结局;少数人眼中的期货市场,是一个处处布满陷阱的市场,他们的操作首先是如何避开这些陷阱,求得在这个市场的生存,然后捕捉哪怕是一年才出现一次的机会。当然,这种机会也是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在严格风险控制之下的机会。
谈到这一点,许盛说起自己在篮球场上的表现。"从中学开始,我打篮球永远是第一个回防的人。可以说,我在进攻的时候,就想到被对手断球的情形。"
在期货交易上,许盛说自己很少去关心每笔交易可能实现的最高权益,想得最多的是这笔交易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在准备好最大亏损的情况下,才会拥有一份恬淡从容的交易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克服因为行情出现意外而被强化的贪婪或者恐惧。
"有时我赚了钱,但心情并不愉快;有时我亏了钱,却心情不错。我心情的好坏取决于是否严格执行了战术纪律,有时执行纪律可能亏钱,没赚到意外赚到的钱;有时不执行纪律,赚到了不该赚的钱,这种侥幸获胜非常可怕,一个人的纪律性可能因此受到破坏。"许盛表示。
"永远不要让对手比你更努力"
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许盛前后有过两句座右铭。第一句是刚进入期货市场时写下的"正因为曾经渺小才成就伟大"。现在改成了"永远不要让对手比你更努力"。
看起来,曾经的座右铭更多带有励志的功能,而现在的这句话十分朴实,却很实在、实用。许盛在这9年里,一直用行动在实践这一句话,这也是他创造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盛的努力,可以用偏执来形容。而他选择了这样的态度,有他实实在在的理论基础:"你既然选择了期货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的市场,就必须付出比对手更大的努力。期货是一份严肃的事业。"
回忆起1999年进入期货市场的情形,许盛颇有感慨。那时家里没有电脑,没有行情软件,只能到期货公司的交易厅去下单,两人一台电脑。他发现,大部分投资者做期货并不认真,不认真研究基本面,也不认真分析行情,喜欢带着赌博的心态去交易,赌对了就赚大钱,赌输了就赔得很惨。可以想象,一个天天参与赌博的人,总有大亏的那天,其结局并不会好。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期货市场长期是95%的人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