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投资

显示 收起

期指投资者是否整体亏损

    

  前一阵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中金所有关人士在某次论坛上披露了一些数据,截至6月17日,中金所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约7.1万户,期指市场总体保证金规模约在170亿元,有人据此推算,期指投资者目前人均资金为近24万元,已不到股指期货开户门槛50万元的一半,并得出结论,股指期货人均亏损或已超过50%。

  也许是看多了某某年基金整体亏损多少亿,某半年股票投资者整体盈利多少亿之类的新闻,所以这篇报道乍看上去,似乎还颇有些道理。网上也有不少评论,许多人据此认为股指期货风险太大。

  可是,股指期货有整体亏损这一说吗?

  任何一个有期货常识的人都知道,期货交易的成立,必定存在着对市场有不同预期的买卖双方,买方看涨,卖方看跌,多单和空单是一一对应的,判断正确的一方获取利润,另一方承担损失。忽略各种交易的费用,买卖双方得益之和为零。一个投资者的亏损必定对应着另一个投资者的盈利,所以,扣除交易费用的损耗,期货市场不可能出现整体大规模亏损的情况,这是由期货交易制度本身所决定的。股指期货作为期货的一种,自然也符合这一规律。

  那为什么会出现人均保证金近24万的情况呢?其实也很简单,期指开户门槛是50万,但开户之后,这部分钱是可以从保证金账户移走的,而且,期指开户与期指实际操作也不是一回事,有些人可能开了户之后并没有实际操作,自然不会在保证金账户上留钱了。作出这些推断其实并不难,只要知道两个常识就可以。第一,期货投资不存在整体亏损一说,第二,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是可以转出来的,并不以50万元为下限。

  中国古代有过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讲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费,费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若无其事地继续织布。过了不久,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还是若无其事地织布。不久,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害怕了,便丢下梭子爬墙逃跑了。

  对股指期货数据的误读以及之后的传播可以算作一个现代版的“曾参杀人”的例子,先是有了错误的推论,接着是错误信息被大量传播,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闻的制造和传播也越来越便捷,证券市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虚假信息也更容易被广为流传。

  避免或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首先当然要从源头抓起,对于信息的原创者来说,本着对自己和对受众负责的原则,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尽量多询问一些专家,不要盲目下结论,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日益纷繁复杂的证券市场面前,多学习一些市场常识,对与常识相悖的信息尽量多留个心眼,必要时做些求证的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谬误信息的干扰。

  记得几年前,权证还在证券市场流行的时候,某个权证到了最后交易日,此时,该权证的内在价值已经为零,而时间价值随着权证的到期也接近于零,恰恰这个时候,有个投资者因为看到价格便宜,把权证当作股票买了,最后当然是血本无归。听起来像是个笑话,可它确实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