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2022 年上半年公司概念股实现收入4.04 亿元(YoY+30.2%),实现归母净利润8166万元(YoY-19.8%),扣非归母净利润约7232 万元(YoY-43.8%);其中22Q2 实现收入2.07 亿元(YoY+12.1%,QoQ+5.4%),实现归母净利润3780 万元(YoY-45.2%,QoQ-1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07 万元(YoY-43.8%,QoQ-20.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Q2 利润环比下行,主要由于锂盐等原材料概念股价格环比再度上行,叠加受国内疫情影响下游客户开工及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较难传导,使得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上半年公司新增产能按需放量,收入同比稳步提升,原材料及能源成本上涨影响上半年盈利能力。2022 年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吸附材料产业园(三期)所有生产线的建设及调试工作,新增分子筛原粉产能2000 吨,此外1.2 万吨泰国成型分子筛新增产能持续爬坡,同比贡献增量。但整体上半年由于春节假期以及疫情影响,对于公司的采购及运输造成一定压力,产品订单交付有所滞后,因此收入较去年下半年还未完全恢复。成本方面,由于上半年原材料呈现不同程度涨幅,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据百川数据显示,2022H1 碳酸锂均价超45 万元/吨,同比大幅上行,烧碱、氢氧化铝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30%、26%,但公司产品价格受制于下游需求影响,成本传导有所受限,因此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5pct 至32.6%。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1.25pct,主要由于公司产品成熟推广,广告宣传费用同比下滑,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滑0.54pct、0.94pct,财务费用率由于二季度约形成350 万左右汇兑收益,使得同比下滑0.77pct,整体带动净利润率同比下行12.6pc t 至20.2%。
Q2 收入略有恢复,成本受原材料概念股等影响,毛利率有所下行。Q2 国内疫情仍对公司采购及运输造成影响,估计6 月公司产品销售运输环比4、5 月有所恢复,叠加二季度海运压力下行,公司泰国工厂产品出口概念股逐渐顺畅,使得Q2 收入环比略有恢复。成本方面,Q2 原材料压力再度提升,能源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均处于高位,碳酸锂、烧碱均价分别环比上行13%、18%,氢氧化铝均价环比略下滑1.5%,且国内疫情仍使得客户的开工率有所受损,因此价格较难传导。导致Q2 毛利率环比下行6pc t 至29.6%。费用端,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略微上行0.23pct,整体使得Q2 净利润率环比下行4.06pct 至18.22%。6 月公司接单情况较好,预计下半年出货量有望持续恢复。
存货明显上行,截至上半年底,公司存货约2.33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9%,估计主要由于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形成库存商品。在建工程稳步提升,贡献未来业绩增长,目前吸附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1.2 万吨原粉)以及泰国1.2 万吨成型分子筛项目已经完工,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一期项目工程概念股进度约25%,二期项目也开始筹备建设,截止上半年底,公司在建工程约1.66 亿元,相较一季度末提升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提升,对应购买商品支出明显增长,使得22Q2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下滑至-1016 万元。
催化分子筛加紧布局,预计年底前有望建成投产;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二期项目以及泰国子公司建设二期项目持续贡献未来中长期增量。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拥有成型分子筛产能4.2 万吨,分子筛原粉产能4.3 万吨, 分子筛活化粉产能3000 吨、活性氧化铝产能5000 吨。催化分子筛加紧布局,其中包含环保领域,建设汽车尾气催化用分子筛500 吨、烟道脱硫脱硝分子筛1000 吨;能源化工催化领域,建设多种化工催化分子筛共计7100 吨。其中汽车尾气脱硝500 吨产能有望今年年底建成,先行投放,剩余产能有望于23 年年中逐步完成建设。此外,公司于5 月份发布可转债募集预案,帮助公司在环保、能源化工和吸附分离领域再度实现产能扩张,包括吸附材料产业园改扩建项目(二期),新增4000 吨高硅分子筛原粉产线(用于尾气脱硝、VOCs 处理等环保领域)、新增1 万吨成型分子筛生产线(用于芳烃分离、特殊气/液分离与净化等能源化工领域)、新增1.2 万吨分子筛原粉生产线(自用);泰国子公司建设项目(二期),再度增加1.2 万吨成型分子筛。此次可转债项目帮助公司储备延伸至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类型,将给予公司未来长期发展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由于锂等原材料概念股价格迅速高企,且短期较难下跌,因此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2.01、3.43、4.18 亿元(原预测3.57、4.77、5.18 亿元),对应PE 约28、16、13 倍,参考分子概念股筛类可比公司中触媒23 年PE 约18 倍(Wind 一致预期),因此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影响业绩;产能概念股消化不及预期;催化领域拓展不及预期
数据推荐
最新投资评级目标涨幅排名上调投资评级 下调投资评级机构概念股关注度行业关注度股票综合评级首次评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