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百科

显示 收起

55日均线的神奇,市场趋势的风向标

一、55日均线的定义
55日均线是股票技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是基于过去55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绘制而成的线条,反映了股价的中期走势。在股市分析的技术指标体系里,均线的种类繁多,不同周期的均线代表不同的市场含义,而55日均线因其适中的周期,在反映中期趋势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软件可以通过特定的函数来计算55日均线,比如在通达信软件中,其公式却是非常简单,可以用MA(CLOSE,55)来表示,这里的CLOSE代表收盘价,MA是移动平均线的函数,55则表示周期1。这一均线绘制出来后,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股价在这55个交易日内平均的价格走势,它像是一条价格波动的中枢,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观察股价变化的重要参考坐标。

二、55日均线在市场趋势分析中的作用
(一)反映股价趋势
作为一种均值指标,55日均线将过去5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进行平均,过滤掉了部分短期的股价随机波动。如同把一壶煮开且沸腾不平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平静下来一样,55日均线使得股价波动走势变得更为平滑,让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出股价的大致运动方向。如果股价整体上逐渐走高,那么55日均线也会反映出相应的上升趋势;相反,如果股价不断走低,55日均线同样会显示出下降趋势。
相比短期均线,55日均线避免了因为个别交易日股价的剧烈波动而导致的指标频繁变动。例如,对于5日或者10日均线,一次大的股价涨幅或者跌幅就可能使这种短期均线的走向发生快速转变,而55日均线由于计算期间较长,能够更加稳定地反映股价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段内的真实趋势,这对于判断股票是否处于中线上涨或者下跌模式十分关键10。
(二)判断支撑与压力位
在上升趋势中,55日均线起到支撑的作用。当股价回调下跌时,往往会在55日均线附近遇到支撑。这是因为这一均线反映了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成本,从长期来看如果股价高于这个成本很多后回调到该成本附近时,那些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其成本大致符合55日平均成本)可能不愿意继续出售股票,从而使股价在这里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支撑。
在下降趋势中,55日均线则扮演压力的角色。若股价在下跌趋势中出现反弹情况,当股价逼近55日均线时,往往难以突破,因为这一位置汇聚了前期被套牢的市场筹码,这些投资者在股价回升到接近自己的成本区域时可能会大量抛售股票,从而对股价的继续上涨形成压力。例如在某些个股行情中,股价从高位跌落一路下滑,在随后的反弹过程中,到达55日均线附近后确实出现了反弹乏力重新下跌的情况5。
(三)为交易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长期投资者,如果55日均线向上,表明股价处于上升趋势的可能性较大。这些投资者可能更愿意在此时持股或寻找买点进入市场,因为他们看重的是股票在较长时期内的增值潜力。而如果55日均线向下倾斜,意味着股价可能处于下跌趋势,投资者也许会考虑减少对该股票的持有或者避免买入。
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55日均线也可以作为其操作的参考。比如股价短期向上突破55日均线时,若配合量能放大等其他积极信号,可能预示着短期的买入机会,因为这可能是股价从中期下跌开始转向中期上涨的一个信号;反之,在股价短期跌破55日均线且伴随成交量放大或者其他消极的技术指标信号时,可能是短期卖出股票的时机。
三、55日均线如何成为市场趋势的风向标
(一)趋势判断的直观性
均线方向的指示意义。当55日均线向上延伸时,这通常表明在过去55个交易日里股价的总体走势是向上的。这就像我们观察一条逐渐上涨的河流一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水流的上升趋势,在股票市场中这条向上的55日均线就把股价的中期向上趋势展现在投资者眼前。例如,在一段上升行情初期,或许短期均线波动频繁不稳定,但55日均线一旦开始向上变动,并且股价已经位于55日均线上方运行,往往就预示着较强的中期上涨趋势已经开启。
基于价位关系的判断。如果股价持续站在55日均线之上,可以认为市场处于中期的上升趋势当中,因为股价高于55日平均成本表明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对股票的预期比较积极,股票也具备一定的上涨动力;反之,当股价长期处于55日均线下方时,这大概率意味着市场处于中期的下跌趋势,就像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对股票的价格不抱乐观态度,从而促使股价一直低于55日平均成本价而不断走低。
(二)过滤短期波动
在股市中,股价每天的波动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如宏观经济消息、行业突发新闻以及个股自身的业绩预告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股价短期内出现不规则的上下跳动。短期均线(如5日均线、10日均线)容易受到这类短期波动的干扰而频繁改变走向。然而55日均线的计算周期达到55个交易日,这个周期较长,使得其能够有效地过滤掉这些短期偶然因素导致的股价波动,不容易被一些突然的价格异动所影响,如同一个稳定的过滤器只让中期趋势的水流通过。例如,某几天内由于小道消息引发股票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跌幅,但55日均线却能保持原有的趋势变动方向,不会因为这几日的波动改变走势,如果原先是上升趋势依然稳步上升,如果原来是下降趋势依然保持下降趋势。
在实战中,这一特性让投资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决策干扰。例如在一个长期上涨的股票上,短期可能出现一两次大幅下跌,短期均线此时可能发出看空信号,但55日均线依然向上,能给投资者提示股票中期趋势仍向好,无需过度恐慌而抛售股票。
(三)与多指标的联合
与成交量指标结合。当股价向上突破55日均线并且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时,往往表明上涨趋势更为可靠。因为成交量的放大体现了市场参与的活跃度提高,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并推动股价向上穿越55日均线这个中期成本线走向更高价格。例如在一些股票启动上涨行情时,往往能看到股价在突破55日均线时成交量明显大增。相反,如果股价向下突破55日均线并且成交量出现放大情况,这意味着卖出的压力可能较大,市场看跌情绪较重,下跌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
与MACD指标协同。MACD是一种重要的趋势性指标,如果MACD指标中的DIF线和DEA线在零轴上方,并且股价处于55日均线上方,这意味着市场处于多头趋势。因为MACD在零轴上方表示多方力量占据优势,再加上股价在55日均线上方表示股价中期也处于强势状态,两者之间相互印证。而若MACD指标中的DIF线和DEA线在零轴下方,并且股价在55日均线下方,那么市场处于空头趋势的可能性就极大,这样结合55日均线和MACD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市场的多空态势。
和RSI等其他技术指标组合。RSI指标用于衡量股票的超买超卖状态,如果RSI指标显示股票处于超卖状态(如数值低于30),同时股价到达55日均线附近,那么股价有较大概率会出现反弹;如果RSI指标显示股票处于超买状态(如数值高于70),股价远离55日均线,那么股票往往有回调的需要。通过55日均线与RSI指标的结合可以更为精准地把握股价的短期波动与中期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适时的买入或卖出操作。
四、利用55日均线判断市场趋势的案例
(一)上升趋势案例
以某只股票A为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股价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短期均线如5日均线、10日均线等上下交织,波动非常频繁且趋势不明朗。但如果仔细观察55日均线,能够发现它刚开始时斜率缓慢向上变动。 随着时间推移,股价突然有一天突破了55日均线,并且伴随着成交量的温和放大。从这一时刻起,股价就像是摆脱了前期的不稳定状态,开始稳步地站在55日均线上方运行。原本在零轴附近波动的MACD指标也开始向上移动,DIF线向上穿过DEA线形成金叉,说明多方力量占据上风;同时RSI指标值从较低区域慢慢攀升至50左右,表示市场逐渐转强。股价在突破55日均线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出现过偶尔的小幅回调,但每次回调到55日均线附近时就仿佛受到了强大的支撑而再次向上运行,这一股票在后续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表明55日均线确实起到了支撑股价中期上升的作用,成为判断这一股票进入中期上升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下降趋势案例
再看股票B,其在一段辉煌上涨行情后,由高位开始下落。早期,其股价跌破了55日均线,这个时候55日均线的斜率仍然比较平缓,如果仅从短期均线看很难判断股票是否会持续下跌。但在股价跌破55日均线后的几个交易日,55日均线开始慢慢拐头向下。 同时成交量并没有明显的缩小,这表明市场的抛售压力依然较大。再者,MACD指标的DIF线向下穿过DEA线,而且都落到了零轴下方,体现出市场已经开始从多头转向空头。在这之后的股价持续走低,尽管在下跌过程中偶尔有小幅度的反弹,但每次反弹到55日均线附近时都会受到强大的压制。如RSI指标每次在股价接近55日均线的反弹行情中都显示出超买状态(高于70)后股价就重新开始下跌,进一步证实了55日均线在此处的压力作用和股票整体的中期下降趋势。

五、55日均线与其他均线的对比
(一)与短期均线对比
(一)反映趋势的长度差异
5日均线:5日均线是超短期趋势的敏感反映者,计算周期仅仅是过去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平均。这使得它能够迅速地对股价的短期波动产生反应。例如,如果一只股票突然有重大利好消息,股价在一天内大幅上涨,那么5日均线会很快向上变动。然而,这种短期均线的缺点是,它非常不稳定,过度关注短期波动容易使投资者迷失在日常的价格涨跌之中,可能错过股价更为宏观的走势。而且由于它过于敏感,容易发出过多的买卖信号,一些信号可能仅仅是因为短期的市场噪音而非股价真的发生趋势性变化。
10日均线:相比5日均线稍为稳定一些,但仍然侧重于短期股价变动趋势。同样地,它也容易受到短期股价波动的干扰,在反映市场趋势时,主要集中在近10日股价平均情况的变化。10日均线通常被用于短期内操作时效性较强的投资者作为参考,比如进行超短线“T + 0”操作或者进行小波段操作时会关注10日均线,但它对于中长期的市场趋势判断价值有限。
55日均线:与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相比,55日均线更注重反映中长期的股价趋势。55个交易日的计算周期使得它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短期波动干扰,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股价中期的走势方向。如果说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像是海上迅速飘动的浪花,那么55日均线就像是大海更底层较为沉稳的浪潮走向;如果将股票走势看作一个故事,5日均线只能描写逐日的情节波动,55日均线则能讲述长达数月的情节发展主脉络。
(二)决策依据的区别
5日均线:对于一些喜欢短期投机、追逐快速盈利机会的投资者,5日均线可以作为一个短期买入和卖出的参考指标。当股价向上穿过5日均线时,可能被视为短期买入点;股价向下穿过5日均线时,可能视为卖出点。但由于这样操作常常与日内或短期股价波动关联紧密,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大。
10日均线:决策作用介于5日均线和55日均线之间,但因为在反映市场中长期趋势方面不够有力,基于10日均线做出的决策容易被短期波动影响而导致失误。例如在一个中期上涨的股票上,10日均线有可能因为股票短期一两天的回调就给出卖出信号,但很可能之后股价又重新上升。
55日均线: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55日均线提供的决策依据更具可靠性。如股价站在55日均线上方时,基本面和其他技术指标也相对配合,投资者可以考虑中期持有股票;当股价跌破55日均线并且中期趋势也有明显转变的信号(如均线斜率向下、成交量放大伴随着股价下跌幅度增大等),则可以考虑卖出股票,规避中长期的风险。
(二)与其他中长期均线对比
(一)不同周期的特点
60日均线:60日均线也是一种常用的中长期均线,它与55日均线在反映股价中长期走势方面有类似之处。不过,由于周期上比55日均线多了5日,60日均线的稳定性更高一些,但其灵敏度相对较低。在市场趋势变化时,60日均线往往比55日均线更滞后一些做出反应。比如在股市从下跌趋势转为上涨趋势的转折点附近,可能55日均线已经开始走平向上,而60日均线还处于缓慢向下的状态或者刚刚走平。
120日均线(半年线):120日均线反映股价在半年内的平均价位情况,是更长期趋势的反映者。相比55日均线,120日均线更加平滑、更加稳定。当120日均线向上或者向下时,往往表示市场已经处于较为明确的长期上涨或者下跌格局之中。然而其对于中期行情的反映相对滞后,因为其较长的周期决定了它更多地是对长期市场趋势的刻画。例如在一个中期上涨行情中,由于120日均线的滞后性,当它发出积极信号(如走平或向上)时,可能中期上涨行情已经过了一大半。
200日均线(年线):200日均线代表股价在过去一年的平均价格水平,是非常长期的趋势参照线。和55日均线相比,200日均线的波动极小,它很少因为市场短期或者中期的波动而改变走向。它更多地被用于区分牛市与熊市,如果股价站在200日均线之上,往往被认为是市场处于牛市的标志之一;如果股价在200日均线之下,则可能是熊市或者震荡市的表现。不过由于它过于“迟钝”,对于股价中期的波动情况捕捉能力较弱,几乎无法提供关于中期趋势的准确信息。
(二)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差异
60日均线:在市场分析中,如果投资者想要寻找股价在中期上升过程中的回调支撑位,并且希望找到比较精准的位置,55日均线可能比60日均线更合适,因为55日均线比60日均线更灵敏一些,能够更快地反映出并提供股价的中期支撑点;而如果投资者更倾向于寻找一个较为稳定的、不容易被市场短期波动影响的支撑或者压力位,在确定股价中长期趋势时,60日均线可能会被优先选择。
120日均线:在判断市场长期趋势以及长期投资者确定股票的基本买卖方向时,120日均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长线持有股票时,若股价从下方突破120日均线且伴随着明显的上涨动能(如成交量放大、其他技术指标积极等),可以视为一个从长期看非常好的买入信号。而55日均线在这种长期决策中顶多起到一个辅助参考的作用,重点还是要依据120日均线的走势。但是在涉及中期股票走势分析方面,120日均线因为时效性问题不如55日均线实用,55日均线能够更为及时地捕捉到中期行情的启动和转变。
200日均线:200日均线作为一个长期市场形势判断的标尺,更多地被用于战略性的资产配置决策,如决定是更多布局股票市场还是保持保守观望的重要依据。对于中期交易而言,200日均线基本不会被用来作为交易的直接参考依据,55日均线与之相比在投资者进行中期股票交易时更具价值,因为55日均线可以对中期股价波动产生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