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面分析

显示 收起

国债发行主体

    国债发行。国债发行对股市有“抽血”的效应,这一说法应该说不无道理。金融机构是认购国债的主体.金融机构的资金用于吸纳国债,势必降低其贷款能力.国侦所吸纳的资金的投向主要是国家重点项目和“瓶颈”产业,这也会间接地影响股市供求,即通过减少企业贷款来减少企业投入股市的资金,最终减少对股票的需求量。为保证国债发行任务的完成,国家规定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必须按一定比例购买国债,这样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为达到规定比例,可能会减少资产结构中的股票增加国债,从而直接导致投入股市资金的减少.
    另外.随着国债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国债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为人们认识,国债市场将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无疑会导致部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从股市分流.当然,发行国债与股市资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切割“蛋糕”的关系,并不是国债发行多少,股市资金就流失多少。国债发行
    国债认购与股票投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较少有交叉.国俊的发行主要靠大盆吸引股市外资金、银行存款和一般居民手头的闲散资金来完成。国家财政赤字靠发行国债弥补而不是靠向银行透支解决,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盲目增长,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加速.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对股市是有利的。国债发行从1993年发杏中央银行融资券开始,人民银行着手引进西方货币政策手段“三大法宝”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1994年的公开市场业务是以发行1000亿国债为契机,中央银行通过介入国债市场开展国债买卖.达到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采用这一手段实现货币供应2的调整具有调节量灵活、作用直接、操作隐蔽等特点.不致于给股市造成大的展荡.有利于股市的成长。国债发行 1994年的国债发行方式与往年有所差别,二年期国库券发行结束两个月后即可上市转让。三年期国库券虽不上市转让。但可提前兑现,能随时到原购买的银行网点兑取现金。明显增强的流通性和变现性使国债与股票之间具有了一种可转换关系.国债持有者可视证券市场形势,随时将投资国恢的资金转移到股票市场上.从而使得国债吸资、占资变成一种暂时现象。当然,在股市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会对股市起“雪上加霜”的作用。国债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