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

显示 收起

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如何理解金融范畴?金融范畴的金融范畴形成需要从货币和金融范畴信用的金融范畴发展溯源。在现代金融范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前,货金融范畴币范畴的发展与信用范畴的发展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流通中的货币形态,第一章已经作了描述,金融范畴其大轮廓是:最初的实物形态,而后的金属铸币形态,再后的信用货币形态。穿插于其间的则有称量的金属货币形态、国家强制行使的纸币形态等等。金融范畴货币在以实物形态和铸币(包括称量的金属货币)形态存在时,都不是信用的创造。作为货币的实物,如牛、盐、布帛,是劳动产品,不是信用产品。金属铸币的存在也不依存于信用。以中国为例,作为主要流通手段的铜铸币以及后来的银铸币,其形制、成色和重量都是由当政者直接规定的;铸币材料的开采、冶炼、调运,大部分年代也是由朝廷集中组织管理。至于铸造钱币的权力则由国家垄断,大多是在京城和指定的地方设官府机构铸造。

信用的产生,在第三章已作过分析,是与财富非所有权转移的调剂需要相联系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并存。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作为财富凝结的货币在借贷中日益占重要地位。但在金融范畴货币借贷迅速发展的同时,实物形态的借贷仍然大量存在。信用的发展对于货币的流通确实起过强大的作用。比如货币借贷,使不流动的贮藏货币变成流动的,加快了货币流通的速度;金融范畴基于信用关系的汇兑业务,便利了货币在更广大地区的流动;北宋出现的“交子”是信用凭证,发挥了代替笨重铸币流通和补充铸币不足的作用,并引出了后来国家强制行使的纸币等等。这一切都说明金融范畴货币、信用这两者的联系日益增强。但总的看来,货币与信用仍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