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

显示 收起

银行体系危机理论

 银行体系危机理论 一是托宾的银行体系关键论。该理论由托宾(Tobin)在1981年首先提出,银行体系主要内容是: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经济繁荣时,企业会选择过度负债方式进行扩展,这样会造成风险的积累并影响银行安全。银行出于安全考虑,银行体系会通过提高利率方式减少贷款发放,由于企业贷款成本增加会造成企业投资逐渐减少,并引起企业破产,从而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加快金融体系的崩溃。二是金融恐慌理论。该理论是由戴蒙德(Diamond)和荻伯威格(Dybvig)提出的,他们认为银行系统之所以存在脆弱性,是由存款者对流动性的要求与银行保有资产流动性之间的缺口造成的。

 随后,他们提出了著名的“D-D”挤兑模型,认为银行主要是从事存短贷长的信用中介。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银行将存款人流动性较弱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强资产,从而实现盈利。但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存款者可能同时到银行进行提款,从而让银行遭受到挤兑,造成银行流动性缺口不断扩大,最终造成金融恐慌。三是道德风险理论。该理论由麦金农提出,他认为,由于政府扮演了“最后银行体系贷款人”角色,从而可能会让本该正常运营的银行产生道德风险,从事风险更大的投机性经营,增加了存款人受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