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一篇秒读
近年来,“金融应当服务实体经济”几乎成为国内所有财经文件、会议、文章以及媒体的箴言。然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一篇秒读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这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显然并未很好地得到落实,否则它就不会数年来总是占据着我国金融发展和改革任务的头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研究金融问题的专著,这本书自然不会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正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早在几年前就曾指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并不像一望之下的那么简单明了。稍一深究便可发现,要想把其中的道理阐述清楚,其实相当困难。问题在于,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为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提供资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秉着这种认知,倘若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机构便很容易被说成是“不服务实体经济”的。
然而,只要不是心怀偏见且具有正常的判断力,人们都不会认同这种判别方法。任谁都知道,企业有优劣之别,正常的经济发展,恰正是一个企业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显然,如果不加甄别地为那些注定要被经济发展所淘汰的企业提供资金,金融部门肯定要承担失职之责。纵观世界各国,这个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所以我们看到,为了在“应该支持”和“不应该支持”之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找到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各国当局,甚至世界银行都费尽心思,其中最典型的努力便是编制各种类型的“拒贷率”(其对应便是“放贷率”),用来为金融部门的贷款行为划定合理界限。然而,在实践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哪怕指数编制得再精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得再全面,用之来评判金融部门的行为时,始终难以在借、贷双方之间找到共识。作为研究者,我还当真曾经身陷此等窘境之中。那是1999年底,正是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受危机影响,国内经济急剧下行,优良客户急剧减少,很多企业被银行停贷、断贷甚至抽贷。在此局面下,货币当局在各种讨论经济形势的会议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自然成为众矢之的。作为专业且负责任的宏观调控机构,央行始终坚持自己严防金融风险的立场,但是急切之间却难以找到强有力的论据来反驳各方的汹汹指责。
在这种情势下,央行委托我们做了一项课题——编制中国的“有效信贷需求指数”,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指数,将那些真正需要信贷支持,并能够真正生产出为社会所需(而不是过剩)的产品的企业准确识别出来,以防止贷款错配给那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金融服务课题的结果可以想见,我们只是将过去若干年一些银行申请贷款和未获贷款的户数以及金额做了个统计分析,得出“在经济下行时期有效信贷需求急剧下降”,而“在经济上行阶段有效信贷需求逐步增加”的结论。其实,这种结论充其量也只是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