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剂包括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试剂 概念股
分子类:主要指定制化的基因产品以及用于PCR、分子克隆、逆转录、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操作中的相关生物试剂。
蛋白类概念股:主要指蛋白质大分子实验中所需要的试剂类型,包括重组蛋白、抗体以及用于蛋白的纯化、电泳的单个产品或试剂盒。
细胞类:主要是用于细胞培养、转染、凋亡、裂解的产品,还包括以细胞为主要组成成分的产品, 如常规模式生物的细胞以及各类干细胞等。
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逐年扩增
2019年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的整体规模在达到175亿美元,预计于2021年达到202亿美元, 2019-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
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增长显著
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投入860亿元,国内的生物科研试剂的市场规模136亿元(10-15%),2021年预计在182亿元,2019-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8%。
生物科研试剂可分为细胞类、蛋白类和核酸类三种。2019年分子类试剂占比最大达50.9%,市场规模约为69亿元;蛋白类类试剂占比为29.4%,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细胞类试剂占比为19.7%,市场规模约为27亿元。
分子类生物试剂介绍
分子类生物试剂主要指核酸及小分子进行的试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主要应用分子诊断,高通量测序,疫苗原料以及基础科研等领域。
国内分子类试剂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
2019年分子类试剂的市场规模在69亿元,预计于2024年将达到124亿元,2019-2024年期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
2020 年中国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中,赛默飞、凯杰、Takara、BioRad 四家外资企业合计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 国产品牌的进口替代空间较大。目前国内厂商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主要龙头企业包括诺唯赞、全式金等。
重组蛋白试剂市场增长显著
2019年国内重组蛋白试剂总体市场市场规模约为9亿元,约占蛋白类试剂总体22%;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元,2019年至2024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7.9%。
目前中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仍然由进口品牌领跑,2019年市场份额第一和第二名分别为R&D Systems和PeproTech,市占率分别为20%、16%。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近岸蛋白三家企业的占比分别为5%、4%和2%,依次位列第三至五位。
重组蛋白试剂应用于生物药研发和基础科研
重组蛋白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诊断试剂概念股的研发和生产中。重组蛋白是运用基因工程(重组DNA或重组RNA)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的具有一定功能和活性的蛋白质,在工业领域可被用于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质控等环节,在科研领域可被用于探索大分子生物功能、致病机理研究等。
全球科研抗体试剂市场规模
2019年全球科研抗体试剂市场规模约为26亿美金,预计2024年将达到33.6亿美金的规模,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1%。
2019年国内抗体试剂市场规模约为27亿元,占蛋白试剂总体份额的66%左右。从市场集中度看,进口品牌占据了主导,其中Abcam 、Merck、CST、ThermoFisher分别占8.4%,7.3%,6.6%和5.7%的市场份额。国内品牌由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且品种有限, 产品集中在中低端, 这些品牌占据了国内抗体试剂9.8%的市场份额。中国生产抗体的厂商有义翘神州、菲鹏生物、华美生物、博奥森等。
抗体类试剂下游应用领域应用广泛
抗体及抗体相关试剂位于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基础科研等产业的上游环节,是基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试剂。
细胞培养基市场:无血清类占主导
2020年中国细胞培养基总市场规模在44亿元,预计在2025年可以达到8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9.0%在细胞。培养基市场,无血清培养基的市场规模最大,占比52%。有血清培养基占到32%。
细胞培养基市场:进口培养基占主导
中国培养基的市场规模增速平稳, 2020年培养基的市场在44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国培养基市场中,国产培养基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18.6%增长至 2020 年的 22.8%,我国细胞培养基产品的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
国产细胞培养基约为3万元/吨,进口细胞培养基产品均价约22万元/吨,与国产培养基价格差距较大。国内细胞培养基产品主要供给低端需求。技术含量较低;市场近乎完全竞争市场,进口品牌主要集中在高端的抗体、蛋白培养基,价格昂贵,相对技术壁垒较高。
细胞培养基市场:进口培养基占主导
细胞培养基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主要为生物制药生产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两方面。在生物制药生产领域的应用包括疫苗生产(例如病毒性疫苗、多肽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生产、 细胞工程药物生产和利用细胞法体外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等。
细胞培养基概念股的下游商业化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向:重组蛋白/抗体药物生产、 疫苗生产、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生产。
国内生物试剂细分龙头毛利率均超过80%
生物试剂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生物试剂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业务。客户群体对产品品牌、产品质量、供应链服务能力等更为看重,高技术门槛,生物试剂边际成本低等综合因素共同导致生物试剂行业重组蛋白产品毛利率整体较高,国内生物试剂细分龙头毛利率均超过80%。在整个医疗板块中的盈利能力处于较高水平。
生物试剂市场科研机构用户占比更高
生物科研试剂市场按用户类型可分为工业端客户和科研机构客户。2020年科研机构市场112亿美元,占全球生物试剂市场的61.6%。同期在中国市场,科研机构用户市场101.345亿人民币,占比67.3%,科研机构用户占比高于工业用户。
行业特点:前瞻了解客户需求,直销模式优势明显
需求繁多且针对性强:重组蛋白作为科学研究以及药物研发的必备试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试剂商需要研发和生产不同种类的试剂以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
① 科研客户质量要求更高,看重文献使用,价格相对不敏感。客户类型较多单次采购量较少,但品种丰富度及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看重文献中试剂来源,其对价格较为不敏感。
② 工业客户对产品供应稳定性及后期技术支持服务要求高。相比于科研用户,品类相对更集中、批量更大、频次更高的采购特点。由于涉及产业研发生产一致性考虑,用户粘性很强。
生物试剂行业特点在于需要实时跟踪科学研究热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前沿产品。
研发领域:科学研究会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趋势和热点实时变化。前瞻的了解下游用户需要的变化,紧跟科学研究领域的时事热点,调整产品矩阵。
工业领域:及时了解工业客户的产品需求,产能的变化,保证工业用户的供应链稳定性以及后期的技术支持服务。
2 行业格局:进口品牌主导,国产品牌发展迅速
价格及服务优势明显,国产化率具有提升潜力
国内试剂企业大多成立于2010年前后,伴随国内传统制药企业转型创新药开发及中国创新药企成长,我们认为目前试剂行业国产化率具有提升潜力,而百普赛斯作为国内头部的重组蛋白供应商,更好地建立公司品牌形象,未来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若将生物试剂按照1000元以下、1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的价格梯度划分,进口试剂有81%分布在中高端市场,有19%分布在低端市场;而国产试剂仅有53%分布在中高端市场,在低端市场的分布却高达47%。
主要科研试剂公司文献数量:国内公司尚有差距,稳步提升
1)国产品牌重视文献引用量,提高科研端影响力
文献引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科研客户实际使用的情况。在文献引用方面,Thermo-Fisher与SigmaAldrich两家龙头企业具有最多的文献引用量,但在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文献总引用量有所下降。
国内一些头部生物试剂公司如诺维赞(vazyme)和金斯瑞(Genscript)与全球头部生物试剂公司仍有不小差距,但近年来保持较快上升趋势。
价格及服务优势明显,国产化率具有提升潜力
2)注重科学研发,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国产品牌,尤其是头部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差距,公司更加注重研发,最近几年头部试剂公司入研发费用呈显著增长趋势。
2020年国产试剂厂商的研发费用率接近甚至部分企业高于进口厂商
2)SKU数量品类更加丰富,满足下游客户多样化需求。
试剂供应商SKU数量,产品丰富度是更好地服务下游客户,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第三方代理的方式来增加产品数量。
义翘神州目前在重组蛋白试剂领域的产品数量已经与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泰坦科技则是通过代理第三方产品,持续丰富的产品线,产品 SKU 报告期内从 39 万增长至 55 万,进而提升了公司一站式服务能力,更好的
3)严格把控质量,向客户提供多维度产品检测数据。
产品应用检测数据远超行业可比公司。应用检测数据是在不同应用场景或同一场景下使用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数据,包括纯度、活性、均一性、批间一致性等,产品应用检测数据反映了产品质量指标。公司单个产品平均应用检测数据个数为3.09个,R&D Systems为2.76个,PeproTech为2.86个,公司单个产品平均应用检测数据相较进口可比公司更为丰富,产品质量有更好保证。多维度的产品应用检测数据不仅保证严格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大幅度节省客户进行实验的时间和成本。
4)国产品牌更具价格和服务优势。
进口品牌试剂概念股商在国内主要以经销模式为主,特点为采购周期较长,通常至少7天,价格相对较高。国产企业主要以直销模式为主,采购周期较短(2-7天),价格远低于进口试剂。我们认为直销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国产企业及时了解下游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矩阵。
5)新冠疫情凸显供应链风险,工业端用户替代意愿更强。
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扰动,国际物流供应链受到较大影响,进口试剂进入中国速度不确定性增加。Thermofisher和Abcam在中国区的收入显著下滑,增速分别为1.6%和-1.8%;2021年疫情影响减弱,部分业务恢复,在低基数下分别同比增长23%和36%。
以百普赛斯为代表的国产试剂企业在2018-2021中国区重组蛋白收入的增速明显高于进口厂商和行业平均增速,表明国产化率逐步提高,国内品牌在行业内市场份额占比将逐渐提高。
3 生物试剂行业主要标的介绍
国内领先的重组蛋白试剂的生产商
2010 年百普赛斯在北京成立,是一家专门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客户群体包括全球生物医药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和科研院所等。近些年百普赛斯是专注于生物药开发过程的蛋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品牌,致力于提供靶向治疗药物研发过程中所需的靶点抗原及其他关键试剂和相关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来自于重组蛋白产品和检测类服务,打造高质量的重组蛋白产品矩阵。公司主要产品为重组蛋白试剂和检测服务。重组蛋白是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生物试剂;检测服务主要提供生物药开发过程中所需的亲和力检测服务、抗独特性抗体开发服务等。同时还提供主要包括销售试剂盒、填料、培养基等产品。全球化业务布局,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2021年全年公司各项业务均保持高速增长。
2021全年营业收入为3.85亿元,同比增长56.3%;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增长50.34%;扣非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增长40.58%。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7.73%。归母净利润为5350.07万元,同比增长31.66%。扣非净利润为5416.02万元,同比增长33.58%。一季度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地区客户停工停产以及供应链端受到疫情影响。
重组蛋白试剂是公司未来业绩核心动力。2018-2019年重组蛋白业务营收占比均超过94%,2020年后由于新冠相关的抗体产品及检测试剂盒的快速放量,其占比有所下滑(占比约为85%)。
收入拆分:非新冠业务占比高,海外业务规模大,中国区增速快
2021年非新冠病毒防疫相关产品收入为2.96亿元,占全部收入的77%,同比增长70.89%;中国区非新冠业务收入为1.35亿元,入占比提高到45.77%,同比增长104%。
2021年,公司加快对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响应速度,新冠相关产品销售收入8831万元,同比增长21.46%;同时中国区新冠业务收入2478万元,同比增长97%,体量增幅十分明显。
全球化业务概念股布局,海外业务占比较高。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以及海外销售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更高,2018-2021年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16%、62.84%、67.89%和58.29%。
境外市场中美国占比最高,超过60%。在欧洲新成立三个子公司,德国公司覆盖德国和北欧地区,瑞士公司设立在诺华的工业园,主要覆盖瑞士、法国和南欧;在英国伦敦也设立公司。
直销模式为主,定位于工业端客户
直销占比保持60%以上。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2018-2021年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 68.58%、64.99%、66.32%和65.10%,直销客户中工业客户占比超80%。
百普赛斯采取市场和品牌驱动的创新销售模式,加强大客户管理。公司增强品牌影响力,终端客户更倾向于直接自公司采购,终端客户黏性增强。除了直销以外,公司还与赛默飞、VWR等全球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
发展战略主要定位于服务工业企业前沿药物研发,其公司的下游客户粘性大,主要服务对象为国内外头部的生物医药服务企业以及生物创新药公司。2017-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主要客户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客户为赛默飞、VWR、药明生物以及信达生物。
百普赛斯在重组蛋白领域树立了极佳的品牌形象。公司与全球Top20医药企业、多家全球生物科学服务行业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均维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工业和科研客户超过5700家。产品做专做精,聚焦药物研发领域
国内工业用户的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热门靶点上,对SKU数量不敏感。截至2021年9月,百普赛斯重组蛋白种类为1808个,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R&D Systems、义翘神州、近岸生物等。
百普赛斯采用精准服务于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行业研发及生产的市场策略,聚焦于工业客户,专注于热门靶点,体现出公司做专做精的发展理念。
公司每年计划针对热门靶点,新增约500种SKU,更加深度覆盖。
深耕高壁垒领域,解决技术难点,推出多个市场稀缺产品
膜蛋白概念股可作为非实体瘤的药物发现(例如,CD20、CD133、CCR5GPCR、Claudin18.2)的关键标靶。
由于膜蛋白龙头股的表达及提取十分困难,目前市场上全长膜蛋白靶点产品稀缺。
公司成功研发出全长人CD20膜蛋白、全长人CD133膜蛋白、人CCR5 GPCR膜蛋白、全长Claudin18.2膜蛋白等产品。
全面布局细胞治疗领域
国内厂商目前积极布局细胞治疗各个流程。作为国内最早全面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试剂供应商之一,百普赛斯产品已经涉及细胞基因治疗研发生产的全过程,从序列早期发现阶段到临床研究均有相关产品给予支持,助力下游研发的进程。
由于生物试剂行业的用户粘性较强,下游客户在研发后期及商业化阶段替换率较低,我们认为较早地、全面地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可以在上游试剂领域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随着下游市场的扩增持续放量。
公司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义翘神州是一家从事生物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 主要业务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以及重组蛋白、抗体的开发和生物分析检测等服务。
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4.6万种,其中重组蛋白约6000种, 12000种抗体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于最接近人体天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重组蛋白的需求;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站式”生物试剂产品和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提供相关蛋白表达、纯化等服务
2021年公司非新冠业务实现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41.41%。
新冠相关产品占收入比为62.76%。新冠疫情爆发后,公司率先研制出新冠病毒关键蛋白,之后又快速研发了一系列新冠病毒相关蛋白、抗体等试剂,快速满足了全球工业、科研用户对于新冠病毒试剂的需求,也体现出公司快速研发新产品的能力。
重组蛋白业务为收入来源主要构成
抗体和重组蛋白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占收入比分别为54.85%和32.07%;CRO业务迅速增长,2018-2021年复合增速为69.21%。
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毛利率保持在80%以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文献引用数量持续增长,科研端品牌影响力增强
2017 公司产品的文献引用数超过4300 篇,有将近210篇文献发表在Cell, Nature, Science主刊或者子刊以及其他高分期刊。
公司凭借品类丰富及良好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众多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选择,科研端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
泰坦科技:专注于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站式实验产品与服务
泰坦科技成立于2007年10月,致力于成为科学服务领域的变革者,助力企业创新升级。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品牌代理、集成打包服务等方式综合服务,覆盖客户的研发准备、研发过程、研发后期、生产质控等各个阶段,提供“一站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平台。
公司注重创新研发,打造自主品牌
公司通过向全球科学服务行业龙头企业赛默飞世尔学习,坚持 “双核驱动”创新战略。
公司注重创新研发,打造自主的品牌形象。公司自主品牌,尤其是一些定制化的产品,目前在行业中已经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第三方品牌来丰富产品线.通过智慧仓储物流、云平台等核心技术来带动第三方品牌的一个产品集成,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客户需求。
泰坦科技:打造科学服务“探索平台”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开发并独立运营一站式科学服务平台“探索平台(www.tansoole.com),为客户提供专业检索技术组合、便捷电商采购、科研云服务等,平台含自主品牌产品在内SKU超过50万,客户自主下单率超过53%,客户对平台的平均访问时长和每次平均访问页面数量稳步提升,有效提高了国内科研行业的服务效率。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运营,公司快速拓展并高效服务于众多专业客户,客户粘性和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目前公司业务订单数量合计突破160万,累计服务客户3万家。公司 90%以上的收入均来自于线上销售,且占比
风险提示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疫情对下游客户订单及供应链影响
新冠产品需求量下降
汇率风险
数据推荐
最新投资评级目标涨幅排名上调投资评级 下调投资评级机构关注度行业关注度股票综合评级首次评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