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负债监管趋严,揽储迫切性提升。负债管理龙头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来看,银行的负债构成主要来自存款、同业和长期债券发行。主动负债方面,我们看到近年来银行主动负债工具正在趋向多元化,但在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同业负债发展空间受到严格约束。因此从长期来看,行业负债管理的发展将仍然以回归本源、夯实存款为导向,存款作为最核心负债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负债管理的核心能力体现为揽储能力。
两头优、中间弱,股份行面临更多挑战。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居民资产配置概念股多元化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揽储的竞争也在加剧,结构上高质量存款的增长也较为乏力,21 年末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重已由16 年的37.1%降至31.8%。从个体情况来看,我们发现行业负债管理能力呈现“两头优、中间弱”格局,国有大行与以宁波、成都为代表的部分区域性银行更具竞争力,股份行中,除负债能力突出的招行外,绝大多数股份行负债成本偏高,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行业同业负债发展受限、存款竞争加剧的趋势下,股份行普遍面临更大挑战。
打造存款竞争力——零售:从网点到场景,化被动为主动。相较于对公存款,我们发现零售存款在个体间的差异更为明显,传统意义上,网点的布局和数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对于个人存款的揽储能力,站在这一角度,大行和农商行更具优势。但是面对客户需求变化和互联网浪潮的冲击,站在银行角度,当下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原先的被动获客模式向主动获客转变,关键在于如何搭建更全面、更细分的场景入口,精确匹配零售用户在金融活动各环节的需求,从银行业实践来看,我们看到以招行、平安、光大为代表的股份行正在积极布局代发、理财、生活消费等场景,充分触达零售用户从而带动存款沉淀,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打造存款竞争力——对公:从关系到价值,以服务为内核。面对企业多元融资需求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变化,银行与对公客户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存款资源的积累正在从原先的关系型业务向价值型业务转变,我们认为未来对公方面的突破口在于综合金融和数字金融概念股两大方向。一方面,在我国融资结构向直接融资调整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综合金融对于存款的带动作用,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多元的融资需求,我们看到以兴业为代表的大中型银行通过“商行+投行”的业务模式介入企业更早的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了FPA 对存款的带动;另一方面,探索传统金融以外的服务范畴,深入挖掘企业客户的非融资甚至是非金融需求,以浦发为代表的股份行正在发挥自身金融科技优势,通过交易银行的创新模式服务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整合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从而实现客户黏性的提升。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概念股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数据推荐
最新投资评级目标涨幅排名上调投资评级 下调投资评级机构关注度行业概念股关注度股票综合评级首次评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