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显示 收起

宏观专题研究:如何宽信用

如何宽信用?

    2018年以来,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与预调,资金利率、同业存单利率与十年国债收益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但实体方面,社融规模与增速、M2增速却仍在持续下移,货币政策向实体的传导被阻碍。

    有六大原因:

    1、金融监管加强,同业资金收缩,产品净值化改造后,市场缺乏风险偏好高的配置主体。

    2、流动性传导机制不畅。

    3、资本金约束。

    4、“存款荒”制约。

    5、非标转标的困境。

    6、有效融资需求的缺失与对资产质量的担忧。

    综上,考虑到上述六大原因,即使目前流动性充裕,短端利率持续下移,但仍未有效向实体传导,市场目前缺的不是“水”,而是能够有效“引水”的渠道。进一步宽松只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淤积于短久期、高评级、无风险资产,压低短端和无风险收益率,无法外溢到更广泛的融资主体,对实体支持的作用有限,也无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反而会加剧已有的汇率风险、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杠杆等问题。

    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压低短端和无风险收益率只会导致愈加明显的流动性分层,很难外溢到更宽泛的融资主体,且继续宽松会受到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以及中美利差收窄汇率贬值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要解决好流动性传导问题,需要化解高风险偏好投资主体缺位、“存款荒”、资金本不足、银行风险偏好回落、小微企业自身担保和盈利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均需要强调政策的协同效应。

    风险提示:美元强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