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发展2022年现状及建议
国外手机银行起步较早,1996年捷克斯洛伐克率先推出手机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发展2022年现状及建议2000年左右手机银行开始在日韩和欧美国家普及,例如美国2010年时手机银行用户已占到手机用户近20%的比例。手机银行是网上银行的重要延伸,由于它相比网银更加便携和实时,因而被业界预期将在未来取代网上银行成为电子银行的新兴主流渠道。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前全球范围内手机用户普遍喜爱的手机服务之一就是手机银行业务,这一业务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增加。Javelin Strategy&Research于200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手机银行业务将改变消费者管理其个人财务的方式,手机银行到2014年大概有一半左右的手机用户将使用手机银行业务。该公司的研究主管玛丽·莫纳汉表示:“手机银行业务正从萌芽发展成普遍形态。对于银行而言,如果它能够通过手机银行业务吸引并保持那些喜爱技术的消费者,那么它手机银行就能从竞争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消费者总是很喜欢那种‘始终在线’(always-on)和‘实时’(real time)的能力,以便监管个人的资产,手机银行业务就能起到这种作用。”而市场研究机构Financial Services Channels Analyst的分析师马克·施万豪瑟也表示:“在手机上处理银行业务正在快速成为消费者的一个重要能力。正如iPod改变了音乐产业和它们的业务模式一样,我们的数据显示,iPhone用户通过在手机上处理财务正在改变银行业。”2010年4月,瑞典市场调查研究公司BergInsight发表报告称,预计到2015年,全球手机银行以及相关业务用户量将达8.94亿,与2009年的5500万相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9.2%。对银行和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商而言,手机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数字性媒介。2010年美国研究咨询机构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对全美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中的19家手机银行服务进行评估。在此次评估中对各家手机银行服务的5个关键维度进行了考察:市场和安全信息、移动接入、一般性特征、短信服务特征和安全性,如表1-5所示。除资料收集外,评估过程中还雇用了神秘客户,这些神秘客户搜索了每家银行的网站,并与各家银行的客户代表进行了至少4次的联络。该项评估所依据的指标体系对于我国银行业确立手机银行功能的发展重点与方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表1-5 手机银行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手机银行在日、韩和欧美的应用已十分成熟,而国内才刚刚进入普及阶段。其实早在1999年,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就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合作,先后推出了基于STK方式的手机银行。那时的手机银行功能少,使用并不方便,用户通过短信互动完成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并且由于技术水平对手机的要求非常高,仅有少数几款手机可以用此业务,而且用户还需要更换SIM卡,因而给推广带来了很大难度。而另一方面,安全问题、手机银行成本高昂、用户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也都成为手机银行发展的障碍。各银行无一例外地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2002年底全国移动银行用户还不到14万,仅仅占到两亿移动电话用户的0.07%,月交易量15万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功能日渐增多,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也愈加方便快捷。尤其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更是为手机银行注入了“强心剂”。2010年,手机银行发展开始大幅提速。原因在于,一方面,手机上网大环境逐渐形成,中国消费者逐渐接受和习惯用手机来服务生活;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均致力于推出更为优质的服务和应用,手机银行各大银行也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并给予各种优惠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手机银行业务驶入快车道,手机银行正成为各家银行跑马圈地以争夺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新战场。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复杂性,未来手机银行的竞争不仅是银行之间的竞争,更会是产业链各参与方之间的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