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

显示 收起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什么?

在宏观经济分析当中,储蓄率是一个经常提及的话题。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什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国民可支配收入在扣减消费之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其中,货币供应量对于居民部门而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扣减消费之后,就是居民储蓄。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的统计资料,200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46.7%,2010年降至34.6%,2011年进一步降至34.4%。该比率不仅低于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新加坡(2010年38.9%),而且显着低于美国的水平(2010年70.9%)。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货币供应量中国的居民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25个百分点。再例如,2013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7%中,其中有4.3个百分点是由最终消费贡献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5.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30.3%,货币供应量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14.2%,拉动了1.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的贡献度是什么意思?最终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的差异是什么?

居民的消费率低就意味着居民的储蓄率高,不少经济学家采用中国巨额的储蓄存款来予以证明。例如,2013年6月中国的人民币存款超过了100万亿元,其中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到达了43.7万亿元,如果加上外币存款,居民的储蓄存款超过了44万亿元人民币。我们是否可以用储蓄存款余额高来证明储蓄率高呢?储蓄率与储蓄存款的关系如何?我们将详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