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资本市场是否发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是否具备充足的活力,多层次资本市场经济是否能够良性发展,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结构体系是否多层次多元化。我国近些年一直在不断打造和完善丰富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而且成效显著。当然,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国一些学者在1996年开始提出的,而国外并没有相应的概念,也没有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自发形成的,而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则是构建起来的。
通常来说,资本市场的多层次体现在上市公司规模、市场监管力度、投资风险大小等方面,一个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具有全方位的包容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同时为大、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股份交易服务。而且在市场规模上,应该体现出合理的“金字塔”结构。我国资本市场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开始,已经逐渐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多样化的股份交易平台,这些就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或者说是基本架构。如果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分为主板、中小版和创业板。其中主板市场存在于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开办于1990年,主要为大型、成熟的企业提供上市服务。到目前为止,主板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是所有资本市场中最高的。中小板市场开办于2004年5月17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主要为传统行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中小板基本上延续了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和运行规则,门槛比较高。不过中小板的开办是落实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第一步,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时至今日,中小板已成为主板之后第二大资本市场。这一不合理的结构布局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毕竟主板市场最先出现,多层次资本市场最先上市的企业拥有资金和规模上的优势,因此占据了资本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小板和创业板开办时间比主板稍短一些,为了规避风险而设置了较高的上市标准和比较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本市场中的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场外交易市场相对混乱,监管不一致,呈现局部繁荣而整体规模较小的局面,市场关注度并不高。通过对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虽然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不过想要建立起结构完备、产品多元的资本市场,仍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应该是今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