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百科

显示 收起

偿债保障比率多少合理?偿债保障比率合理

  债券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工具。公司债券发行人能否届期还本付息,核心在于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偿债保障比率管控发行人债务不履行的风险,各国法往往允许发行人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通过“附加条款”(covenants)的特约方式确定各类增信机制,偿债保障比率锁定发行人债务不履行的风险。偿债保障比率常见的特约条款有:(1)投资行为的特约条款。如偿债保障比率对发行人的对外投资活动、购买固定资产、长短期股权投资、提供担保等进行限制。(2)处分资产与财务行为的特约条款。如对发行人再次举债、出售主要资产等的限制。(3)偿债保障比率盈余分派的特约条款。如对公司异常分红的限制。

  《管理办法》第56条也采取类似做法,允许发行人通过公司债券合同特别条款,采取内外部增信机制等偿债保障措施,用于提高偿债能力,偿债保障比率包括第三方担保、商业保险、资产抵押或质押担保、限制发行人债务及对外担保规模、限制发行人对外投资规模、限制发行人向第三方出售或抵押主要资产、设置债券回售条款等。此外,偿债保障比率《上市规则》除了倡导发行人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按时偿付债券本息,履行回售、利率调整、分期偿还等义务外,还规定在发行人无法按时偿付债券本息时,增信机构和其他具有偿付义务的机构,偿债保障比率应按照募集说明书及相关协议的约定及时向债券持有人履行偿付义务。承销机构、受托管理人均应当协助债券持有人维护法定或者约定的权利。发行人无法按时偿付债券本息时,还应当对后续偿债措施作出安排,并及时通知债券持有人。

偿债保障比率多少合理?偿债保障比率合理更新时间:2022-02-27 2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