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

显示 收起

高频交易策略模型

2010年美股的闪电崩盘,引起了人们对高频交易的质疑,2012年BATS和骑士资本事件引发的市场动荡加深了社会对高频交易的疑虑,高频交易“FlashBoys”一书的出版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高频交易持悲观态度,一些高频交易机构和学者则发现了高频交易在价格发现、缩小买卖价差、提高市场效率和减少市场波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关于高频交易褒贬不一,本节就主要的弊端和益处做以下陈述。

2.扰乱市场微观结构Clark等(2009)对多伦多交易所的日内和日间的波动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频交易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Zhang(2010)对高频交易的股市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高频交易对股市不同时期的市场波动情况的影响,发现高频交易对股市的长期波动性具有增强作用。[插图]Dichev等(2011)发现高频交易提高了交易量进而增强了市场波动性。[插图]Martinez和Rosu(2013)发现高频交易促进了市场的短期波动。Boehmer等(2013)也认为高频交易提高了短期波动。[插图]独立机构NBIM(2013)认为高频交易向市场提供了“幻影流动性”或“闪烁的报价”,看似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是由于高频交易者频繁地提交或撤销订单,使得其他市场参与者无法确定该订单是否是暂时的,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插图]也有研究表明,高频交易会干扰价格发现。Zhang等(2010)发现,随着市场中高频交易的增多,股价会对市场信息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偏离正常价值,干扰价格的发现。[插图]Lee(2013)研究高频交易对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发现高频交易不利于价格发现过程。1.较高的操作风险高频交易由于具有快速、低延迟的特征,所以在交易过程中会涉及高速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程序代码和通信媒介等,这些媒介通常蕴含着较多的风险。如计算机损坏、程序出错、网络中断或服务器阻塞等,这些情况都会妨碍交易订单的执行,带来较高的操作风险。Sornnette和Susanne(2011)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操作风险的幂律分布其尾部指数为0.7,也就是操作风险会加大,不利影响也会变大[插图]。随着高频交易装备竞赛的加剧,高频交易公司加大了对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其他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快速的通信设施和复杂的交易程序,都会增加操作风险的程度。如在上文中提到的BATS和骑士资本事件,Facebook首个交易日推迟交易以及我国的“8·16光大乌龙指”事件等,都是源于操作风险的触发。3.降低市场参与者的多元性在某种层面上讲,金融市场交易好比零和博弈,市场资源有限,有赢就有输。高频交易参与者和传统市场参与者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交易时,高频交易商往往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多数高频交易商获得正收益,而传统投资者损失惨重。从交易参与者的类型来看,目前能够采用高频交易方式进行市场交易的大部分是大投行、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普通投资者基本上没有能力进行高频交易。因此,传统依靠基本面和技术分析的低频投资者没有能够在高频交易发展过程中享受到带来的好处,反而被高频交易者抢夺了收益。如果收益率持续降低或者出现亏损,那么传统投资者可能会逐步退出市场。因此,高频交易的发展有可能会逐步淘汰掉传统的投资者,使得整个市场成为以程序化方式比速度、比算法的交易市场,整个市场的投资者种类就会降低,从而降低参与者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