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

显示 收起

中国高端制造业2022年现状分析

发展高科技,保持高科技竞争优势,是国家实力的综合表现。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未来1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国高端制造业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高端制造业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根据国务院规划,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并且此后10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中央政府对于新常态下经济运行显现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规律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三新”经济的发展。“三新”经济是指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国家统计局在公布数据的同时,对“三新”经济也给出了明确定义:新产业是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是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中国高端制造业新商业模式是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未来几年,在全球经济基本面和市场需求难有较大改善的环境下,制造业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制造业信贷需求可能较为低迷。经营更加稳健的实体企业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想贷”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共同努力,中国高端制造业助推实体企业敢于加大融资力度,强化科技攻关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10年,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科技和制造业升级的防范会升级,各种技术转移和交流封锁措施会不断增加,必然对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依靠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积累的综合实力,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中国14亿多人的庞大内部市场,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等将实现快速增长。国家将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大力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将逐步形成。加强在智能制造、机器人、芯片等领域专项规划和引导。预计到2025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0.87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