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入投行准备的问题
讲述的投行,指狭义投行,即主要针对中国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关于进入投行准备的问题学历与专业主要是应届毕业生进入投资银行的敲门砖。投行准备内资投资银行对进入其中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的学历和专业是有一定要求的。但是,其对已经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转行进入投行的人的学历和专业的要求则较为弹性。就学历而言,如果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入投行,要求至少是国家承认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如果是转行进投行,一般也要求是研究生学历。但如果已经是非常有经验的人员,例如已经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的人,投行准备对学历的要求有可能可以放宽到本科。就专业而言,如果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入投行,一般要求是相关专业。具体来说,主要是三类。其一是经济、金融类;其二是财务类;其三是法律类。这与目前中国投资银行仍然处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期,监管部门的实质性审核仍是主流相关。相对而言,这些专业毕业的毕业生,容易直接上手开始做项目,投行准备特别是直接参与申报材料的制作。例如,目前投行做一个IPO项目,在进行尽职调查和申报材料撰写时,通常要分组。行业组负责行业方面的尽调,撰写招股说明书中的行业与技术、投行准备募投资金等部分;财务组负责财务方面的尽调,撰写招股说明书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章节,这也通常是人数最多的小组;法律组负责法律方面的尽调,撰写招股说明书中的发行人基本情况、公司治理等章节。每个小组通常由已经具备业务经验的人负责,具备财务或者法律背景的新人很容易被安排进相应的小组直接上手工作。这与境外投行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投行更多的是招聘MBA。
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境外投资银行的发展阶段和工作内容与境内投行存在很大的不同。类似于重复一遍本应当由会计师、律师完成的尽调工作以及把主要时间花在撰写招股书等申报材料上,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而且,美国投行更重视从业人员的商业基本功和思考方式,这也便于他们与企业老板及投资者打交道。其二,境外大学的MBA教育与我国目前的MBA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目前普通MBA教育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其三,境外投行更看中MBA教育对人思考方式的培养。随着境内投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招聘选拔机制的成熟,投行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也更加多元与弹性。如果应聘者学校背景好、自身资质优秀,投行对于其具体专业的要求是可以放宽的。一些内地顶级大学的优质MBA项目也可能获得更多关注。更多非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开始获得进入投行的机会。此外,一些复合型背景的应届毕业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这里的复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三大相关专业之间的复合。例如,本科学法律,硕士学财务,法律职业资格和注册会计师(CPA)资格又都已经考取了,那很可能非常“抢手”。再如,本科学财务,硕士学金融。又如,本科学物理,同时学习了经济学,得到双学位,硕士学金融。第二个是其他专业与三大相关专业之间的复合。例如,本科学数学,硕士学财务。这样的学生既具有理科生背景和思维能力,又具有相关专业的直接“上手”优势,“后劲”可能会非常足。我曾经看到一份券商的校园招聘广告是这样写的:我们希望你是2020年应届硕士或博士;有一颗热爱工作的心,勤奋、刻苦、细心,有责任感,做事超预期;复合型教育背景优先考虑;有CPA等证书者优先考虑;英雄不问出处,如果你某方面足够优秀突出,不受条件限制……这份广告特别突出了“复合型教育背景优先考虑”。最后一句话“如果你某方面足够优秀突出,不受条件限制”,一方面显示了目前证券公司的招聘更加有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是本书第六讲“头部思维”中“立长板”这一重要思想的体现。对于转行进投行的人员来说,更主要的是看他之前的工作资历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专业的要求可进一步放宽。除了专业与学历外,应届毕业生普遍关心的是学校的“门槛”,即是否只有“985”,甚至TOP4[插图]的毕业生才行。曾经所谓的“券商内部招聘文件”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了,它对校园招聘的目标院校做出了限定,并且对目标院校划分了档次。
对此,我们要分两个层面来看。第一,很多第一梯队的证券公司对于招聘应届毕业生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程序,而且基于其行业地位,投行准备本身受到毕业生的青睐而选择余地较大。因此,其人力资源部门确实设置了一些内部掌握的标准,主要是用于简历的初步筛选。内部标准暂且不论,我们观察一下一些头部券商在其官网上公布出来的暑假实习计划或者校招宣讲地点(见图7-1和图7-2)就可以发现,其青睐名校的毕业生。